发展状况
近年来,青海省经济总体平稳,稳中有进,生产供给稳中有升,投资消 费持续改善,民生保障扎实有力,新质生产力培育稳步推进,高质量发展取 得积极成效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0.79亿元,比上年增长2.7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359.07亿元,增长3.4%;第二产业增加值1662.39亿元, 增长2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1929.33亿元,增长2.3%。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分别 为9.1、42.1、48.8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.3%,其中项目投资增长 8.8%。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51.51元,比上年增长2.4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.9%。全年人均生产总值66568元,比上年增长2.8%。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053.51亿千瓦时,其中工业用电920.44亿千瓦时,规模以上工业清洁能源发电量902亿千瓦时,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87.1%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,吨水泥、氨碱法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分别下降5.8%和3.4%。
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.81亿元,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0.54亿元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17元,比上年增长5.4%。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04元,比上年增长4.3%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.45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.2%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1.30亿元,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60亿元,其中出口43.5亿元,进口16.5亿元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进出口总额44.1亿元。
发展目标
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.5%左右;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 以上,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次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5.5%左右;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%左右;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;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10万吨以上;长江、黄河干流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.3%以上;全面完成“十四五”期间能耗强度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。
围绕发展目标,注重补齐短板,用改革的办法、创新的思路,全力固根基、扬优势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行稳致远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:
着力建设美丽青海,推动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坚持生态保护第一,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奋力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着力扩大有效需求,全面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用足用好政策机遇,抓住消费、投资两个关键,精准施策、靶向发力,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。
着力集聚资源要素,建设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加快产业“四地”建设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、新优势。
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,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坚持以深化改革促开放、以扩大开放促改革,持续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、拓展新空间。
着力防范化解风险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,推动平安青海建设再上新台阶。
着力强化协同联动,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、同频共振,促进要素平等交换、双向流动,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整体性、协调性。
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,打造高原民生保障青海样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,扎实推进共同富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