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因水得名,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、最集中的地区。境内水系发育、湖泊密布、雪山矗立,被誉为“三江之源”“中华水塔”。江河源雪山冰川众多、湖泊湿地遍布、广袤的林草植被为“中华水塔”提供了较大的水资源调蓄空间,为稳定江河源头水文情势发挥了巨大作用。青海省水资源丰富,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290.5毫米,水资源总量629.3亿立方米,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.2%,居全国第15位。全省地跨黄河、长江、澜沧江和西北诸河四大流域,四大流域水资源总量分别为208.5亿立方米、179.4亿立方米、108.9亿立方米和132.5亿立方米。
对全流域水量贡献来看,全省多年平均出省境水量596.0亿立方米,其中,黄河出省境水量264.3亿立方米,占黄河全流域径流量的49.4%;长江出省境水量179.4亿立方米,占长江全流域水资源量的1.8%;澜沧江出省境水量126.0亿立方米,占澜沧江(国内河段)水资源量的17.0%;西北诸河出省境水量26.3亿立方米。
青海省湖泊众多,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242个,其中:淡水湖104个,咸水湖125个,盐水湖8个,未确定属性湖泊5个;水面面积500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5个,其中,青海湖是我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咸水湖,据2011年湖泊容积测量成果,湖面水位在3193.5米时,湖区水域面积为4294平方千米,容积为785.2亿立方米,平均水深18.3米,最大水深26.6米。青海湖自1955年开展系统性水位观测以来,水位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,2005—2020年水位呈上升趋势,2020年年平均水位较2004年上升3.48米,湖面面积增加320.4平方千米。
来源:水文中心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