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生态之美成为海东不变底色

——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美丽海东纪实

6月5日,又一次迎来世界环境日。

“美丽中国我先行”——今年环境日的主题,犹如一个响亮的口号,振聋发聩。

“美丽中国”离不开各地之美,让海东美起来,让海东率先美起来,就是对“美丽中国”最大的贡献。

海东之美,首先应该美在生态,美在环境。

近年来,海东市连年打响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三大“保卫战”,禁噪、禁尘,全力以赴守护好“海东蓝”“海东绿”,生态环境逐年向好,百姓生活指数不断攀升,一个山美、水美、天美、景美、田美、城美的海东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“诗与远方”。

image.png

抬头仰望 蓝天白云已成新常态

“现在海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多了,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了。”随着天气转暖,西宁市民张先生迷上了海东周末游,每个周末都会到海东各地自驾一番,看着头顶上的蓝天白云,心里倍感舒畅。

让看似自然法则孕育出的蓝天白云“常驻”海东并非易事,这背后,是海东市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的不懈努力。

为了守护这片蓝天,海东市坚持扬尘源、燃煤源、移动源、工业源、其他面源“五源齐控”的策略,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工作得到了狠抓落实,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力度不断加大。

特别是今年以来,在开展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中,共发现平安区、河湟新区污染源101频次,巡查督查建筑工地6次。同时,排查发现经营性炉灶12处,核查垃圾、秸秆焚烧83频次,都得到了有效整治。

在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中,海东不断加强柴油货车排放管控,持续开展入户监督抽测、冒黑烟抓拍等柴油货车监督抽测执法监管,共抽检车辆25辆。

与此同时,强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,实施互助金圆水泥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(二期),积极指导泰宁水泥、青海欣昌、化隆永盛、西部水电申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治理项目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,谋划工业企业治理、农村清洁能源取暖整村推进等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项目6个,目前都已通过省级评审。

这一系列的举措,让海东市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。

在海东,不仅天空一“蓝”无余,道路也干净整洁。为有效降低PM2.5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,每天清晨,道路高压清洗车、洒水车、喷雾车会准时出现在城区的主次干道上,对主次干道采取冲洗、湿扫、吸扫、保洁“四位一体”作业模式。

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6月3日,海东市有效监测天数为149天,优良天数为134天,优良率为89.9%,较去年同期上升1.7个百分点;PM2.5浓度3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6.2%;PM10浓度5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5.0%。

持续改善的空气质量,不仅体现在监测数据的变化上,更体现在老百姓“看得见蓝天白云、呼吸到清新空气”的切身体验中。乐都居民李文博感慨:“以前‘盼蓝天’‘晒蓝天’,到现在海东蓝天已不再稀缺,已经成了‘常态蓝’”。

平安居民张恒林也深有同感:“前些年,每到冬天,天总是灰蒙蒙的,早晨在公园里晨练的人也很少,只要出门大家都戴口罩。近年来,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,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常态了。”

9f678990baa77abeba16c5e4d33bfb3b.jpg

抬头仰望 蓝天白云已成新常态

“现在海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多了,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了。”随着天气转暖,西宁市民张先生迷上了海东周末游,每个周末都会到海东各地自驾一番,看着头顶上的蓝天白云,心里倍感舒畅。

让看似自然法则孕育出的蓝天白云“常驻”海东并非易事,这背后,是海东市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的不懈努力。

为了守护这片蓝天,海东市坚持扬尘源、燃煤源、移动源、工业源、其他面源“五源齐控”的策略,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工作得到了狠抓落实,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力度不断加大。

特别是今年以来,在开展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中,共发现平安区、河湟新区污染源101频次,巡查督查建筑工地6次。同时,排查发现经营性炉灶12处,核查垃圾、秸秆焚烧83频次,都得到了有效整治。

在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中,海东不断加强柴油货车排放管控,持续开展入户监督抽测、冒黑烟抓拍等柴油货车监督抽测执法监管,共抽检车辆25辆。

与此同时,强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,实施互助金圆水泥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(二期),积极指导泰宁水泥、青海欣昌、化隆永盛、西部水电申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治理项目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,谋划工业企业治理、农村清洁能源取暖整村推进等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项目6个,目前都已通过省级评审。

这一系列的举措,让海东市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。

在海东,不仅天空一“蓝”无余,道路也干净整洁。为有效降低PM2.5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,每天清晨,道路高压清洗车、洒水车、喷雾车会准时出现在城区的主次干道上,对主次干道采取冲洗、湿扫、吸扫、保洁“四位一体”作业模式。

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6月3日,海东市有效监测天数为149天,优良天数为134天,优良率为89.9%,较去年同期上升1.7个百分点;PM2.5浓度3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6.2%;PM10浓度5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5.0%。

持续改善的空气质量,不仅体现在监测数据的变化上,更体现在老百姓“看得见蓝天白云、呼吸到清新空气”的切身体验中。乐都居民李文博感慨:“以前‘盼蓝天’‘晒蓝天’,到现在海东蓝天已不再稀缺,已经成了‘常态蓝’”。

平安居民张恒林也深有同感:“前些年,每到冬天,天总是灰蒙蒙的,早晨在公园里晨练的人也很少,只要出门大家都戴口罩。近年来,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,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常态了。”

726ab320d98ce5e276ab8d727ffcf066.jpg

抬头仰望 蓝天白云已成新常态

“现在海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多了,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了。”随着天气转暖,西宁市民张先生迷上了海东周末游,每个周末都会到海东各地自驾一番,看着头顶上的蓝天白云,心里倍感舒畅。

让看似自然法则孕育出的蓝天白云“常驻”海东并非易事,这背后,是海东市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的不懈努力。

为了守护这片蓝天,海东市坚持扬尘源、燃煤源、移动源、工业源、其他面源“五源齐控”的策略,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工作得到了狠抓落实,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力度不断加大。

特别是今年以来,在开展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中,共发现平安区、河湟新区污染源101频次,巡查督查建筑工地6次。同时,排查发现经营性炉灶12处,核查垃圾、秸秆焚烧83频次,都得到了有效整治。

在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中,海东不断加强柴油货车排放管控,持续开展入户监督抽测、冒黑烟抓拍等柴油货车监督抽测执法监管,共抽检车辆25辆。

与此同时,强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,实施互助金圆水泥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(二期),积极指导泰宁水泥、青海欣昌、化隆永盛、西部水电申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治理项目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,谋划工业企业治理、农村清洁能源取暖整村推进等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项目6个,目前都已通过省级评审。

这一系列的举措,让海东市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。

在海东,不仅天空一“蓝”无余,道路也干净整洁。为有效降低PM2.5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,每天清晨,道路高压清洗车、洒水车、喷雾车会准时出现在城区的主次干道上,对主次干道采取冲洗、湿扫、吸扫、保洁“四位一体”作业模式。

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6月3日,海东市有效监测天数为149天,优良天数为134天,优良率为89.9%,较去年同期上升1.7个百分点;PM2.5浓度3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6.2%;PM10浓度5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5.0%。

持续改善的空气质量,不仅体现在监测数据的变化上,更体现在老百姓“看得见蓝天白云、呼吸到清新空气”的切身体验中。乐都居民李文博感慨:“以前‘盼蓝天’‘晒蓝天’,到现在海东蓝天已不再稀缺,已经成了‘常态蓝’”。

平安居民张恒林也深有同感:“前些年,每到冬天,天总是灰蒙蒙的,早晨在公园里晨练的人也很少,只要出门大家都戴口罩。近年来,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,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常态了。”

94d611d289d7559902eebf3a2078cc30.jpg

抬头仰望 蓝天白云已成新常态

“现在海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多了,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了。”随着天气转暖,西宁市民张先生迷上了海东周末游,每个周末都会到海东各地自驾一番,看着头顶上的蓝天白云,心里倍感舒畅。

让看似自然法则孕育出的蓝天白云“常驻”海东并非易事,这背后,是海东市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的不懈努力。

为了守护这片蓝天,海东市坚持扬尘源、燃煤源、移动源、工业源、其他面源“五源齐控”的策略,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工作得到了狠抓落实,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力度不断加大。

特别是今年以来,在开展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中,共发现平安区、河湟新区污染源101频次,巡查督查建筑工地6次。同时,排查发现经营性炉灶12处,核查垃圾、秸秆焚烧83频次,都得到了有效整治。

在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中,海东不断加强柴油货车排放管控,持续开展入户监督抽测、冒黑烟抓拍等柴油货车监督抽测执法监管,共抽检车辆25辆。

与此同时,强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,实施互助金圆水泥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(二期),积极指导泰宁水泥、青海欣昌、化隆永盛、西部水电申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治理项目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,谋划工业企业治理、农村清洁能源取暖整村推进等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项目6个,目前都已通过省级评审。

这一系列的举措,让海东市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。

在海东,不仅天空一“蓝”无余,道路也干净整洁。为有效降低PM2.5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,每天清晨,道路高压清洗车、洒水车、喷雾车会准时出现在城区的主次干道上,对主次干道采取冲洗、湿扫、吸扫、保洁“四位一体”作业模式。

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6月3日,海东市有效监测天数为149天,优良天数为134天,优良率为89.9%,较去年同期上升1.7个百分点;PM2.5浓度3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6.2%;PM10浓度5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5.0%。

持续改善的空气质量,不仅体现在监测数据的变化上,更体现在老百姓“看得见蓝天白云、呼吸到清新空气”的切身体验中。乐都居民李文博感慨:“以前‘盼蓝天’‘晒蓝天’,到现在海东蓝天已不再稀缺,已经成了‘常态蓝’”。

平安居民张恒林也深有同感:“前些年,每到冬天,天总是灰蒙蒙的,早晨在公园里晨练的人也很少,只要出门大家都戴口罩。近年来,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,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常态了。”

image.png

抬头仰望 蓝天白云已成新常态

“现在海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多了,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了。”随着天气转暖,西宁市民张先生迷上了海东周末游,每个周末都会到海东各地自驾一番,看着头顶上的蓝天白云,心里倍感舒畅。

让看似自然法则孕育出的蓝天白云“常驻”海东并非易事,这背后,是海东市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的不懈努力。

为了守护这片蓝天,海东市坚持扬尘源、燃煤源、移动源、工业源、其他面源“五源齐控”的策略,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控工作得到了狠抓落实,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力度不断加大。

特别是今年以来,在开展重点区域建筑工地巡查检查中,共发现平安区、河湟新区污染源101频次,巡查督查建筑工地6次。同时,排查发现经营性炉灶12处,核查垃圾、秸秆焚烧83频次,都得到了有效整治。

在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中,海东不断加强柴油货车排放管控,持续开展入户监督抽测、冒黑烟抓拍等柴油货车监督抽测执法监管,共抽检车辆25辆。

与此同时,强化重点行业深度治理,实施互助金圆水泥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(二期),积极指导泰宁水泥、青海欣昌、化隆永盛、西部水电申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治理项目。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,谋划工业企业治理、农村清洁能源取暖整村推进等中央大气污染防治项目6个,目前都已通过省级评审。

这一系列的举措,让海东市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。

在海东,不仅天空一“蓝”无余,道路也干净整洁。为有效降低PM2.5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,每天清晨,道路高压清洗车、洒水车、喷雾车会准时出现在城区的主次干道上,对主次干道采取冲洗、湿扫、吸扫、保洁“四位一体”作业模式。

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6月3日,海东市有效监测天数为149天,优良天数为134天,优良率为89.9%,较去年同期上升1.7个百分点;PM2.5浓度30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6.2%;PM10浓度5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5.0%。

持续改善的空气质量,不仅体现在监测数据的变化上,更体现在老百姓“看得见蓝天白云、呼吸到清新空气”的切身体验中。乐都居民李文博感慨:“以前‘盼蓝天’‘晒蓝天’,到现在海东蓝天已不再稀缺,已经成了‘常态蓝’”。

平安居民张恒林也深有同感:“前些年,每到冬天,天总是灰蒙蒙的,早晨在公园里晨练的人也很少,只要出门大家都戴口罩。近年来,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,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常态了。”